澳門 (2005年4月)
(Day 2)
標題後註有【文化眼睛】是我的文化思考,【飲食男女】當然是食經!其他是一些無無謂謂的圖片,想看甚麼任君選擇,多謝參觀,臨走到我的留言名冊簽個名啊。
新口岸海邊 |
|
吃完晚飯去散步,新口岸文化中心對出有一條長廊,過了馬路後直伸出海上。長廊的鐵板鑽有小洞,直通下面公路,晚上打了地燈,蹲在地上看才有趣。 |
濠江夜景:看得到遠處的觀音像和觀光塔嗎?我的數碼相機已盡了人事。 |
翌日再來文化中心,館外水簾清晰可見。可是展覽都關閉了,沒啥好看。 |
遠望文化中心 |
自拍 |
從岸上看那條通往海上的長廊 |
觀音像 |
海關亭:豆干大的亭,用來幹甚麼? |
用竹竿架起水管,看來很樸拙。 |
|
觀光塔 |
|
來到觀光塔,上去要付七十大元,決定下次時間充裕時上去吃個下午茶,套票比較划算。 |
觀光塔外的龍舟雕像,人物粗糙,龍頭精細,相映成趣。 |
花窗餐廳【飲食男女】 |
|
又是寫食經的時間。來到氹仔的花窗餐廳,葡文名自取葡萄牙城市托馬爾的城堡花窗。小型餐廳內只有八桌客人,工作的和來吃飯的看來都是葡國人(至少不是中國人),菜式應該夠地道了吧? |
正宗的葡式薯茸青菜湯,內有切了片的葡國辣腸,讓你除了喝湯之外還有些嚼頭。 |
今天很有吃炒蜆的意欲,可能是記起上次到氹仔那碟檸檬白酒煮蜆。這碟花窗餐廳的招牌炒蜆,以蕃茄、青椒同煮,不稀不稠的湯汁略帶辣味,酸辣的配合極其醒胃。上面鋪滿香口的荽茜,肯定能滿足口腹之欲。 |
燒豬排骨也是推介之一,這裡的Spareribs絕不會像你在美國餐廳裡的排骨般,一味鬆軟,加上大量燒汁來掩蓋豬肉鮮味不足。葡式炭燒排骨咬落依然有豬肉的鮮味,而且不加醬料,考驗廚師手勢,可幸這裡燒出來的排骨肉香四溢,水準不俗。 |
左邊是托馬爾點心,其實是糖水浸透了的麵包,再灑上小型珍珠般的糖。味道略嫌過甜,但勝在賣相獨特。 右邊是澳門馳名的木糠布甸,木糠其實是壓碎的餅乾,將忌廉、餅乾等逐層冷凍便成了這種葡萄牙名餅。記得把磨成粉末的餅碎混和布甸同吃,否則很易嗆倒的! |
|
氹仔街頭 |
|
馳名的官也街,拿著鳥結糖名牌車里哥夫的買五送一贈券,就給他推銷成功了。 |
嘉模墟,現在經過復修成市活動和休憩的好地方。 |
大蘿巷,總教人有些不那麼應該的聯想。 |
|
懷香港的舊【文化眼睛】 |
|
在氹仔看見這間很有老香港理髮店的中山美容院。其實整個旅程都在拍下那些令我聯想起舊日香港的景物。來澳門尋找舊香港,這是我還是不少香港人的文化想像?到底我們有多自覺把澳門當成「他者」? |
澳門大會堂,不要誤會,這不是香港人認識的大會堂。這家看來像六七十年代香港戲院的建築,的確是一家戲院。 |
當然還有我久不久會很想喝的可口可樂!這個招牌好像停留在七十年代,而旁邊 Espirit 卻又多麼趕上潮流。這種新舊的 juxtaposition 是澳門街景令我看得入神的地方:因為香港的舊物都給趕盡殺絕了,看來舊的很多都是扮的。 |
我不愛吃美心西餅,但看見這個久違了的美心招牌,卻又莫名親切。 |
教我親切的,還有很多很多,例如這家冰室。 |
又或者是樘櫳後面深不可測,層層遞進的舊樓。當我走到那裡也不能自已地想起香港,將澳門與香港比較,我就知道,我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香港人,經已深入骨髓。 |
民政總署大樓 |
|
文化會館【文化眼睛】 |
|
文化會館本是澳門大當鋪德成按,歷史建築保留下來,有典當業博物館、工藝品店、茶居、金庸圖書館。 |
文化會館一角。文化會館這個點子有多好,我不是澳門人,不敢去評論它有沒有將這個城市的歷史扭曲。但我敢說,它淘空的歷史不會比香港的西港城和美利樓多。 |
飛雪連天射白鹿,笑書神俠倚碧鴛。金庸武俠的不同版本,這裡全找到了,當中有很多是陪伴我成長的。 |
|
義順牛奶【飲食男女】 |
|
走進議事亭前地的義順牛奶專門店,只見一桶桶的牛奶:是真的還是道具? |
下午茶:打進水果的鮮奶,外加豬扒包。但是豬扒包竟然不及昨天六元一個那些,豬扒煎得乾了些。當然我也不應苛求,畢竟這裡不是以豬扒包起家的。鮮奶,還是義順的香。 |